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青海古邊牆:高大陸上的巨龍

■青海古邊牆始建於明代,它基本上是青海農業區與牧業區之間的一條分界線;

■《西寧衛志·兵防志》中對青海古邊牆有「在在創造,時時增修」的記載;

■青海大地上的古邊牆,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雨後,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,成為了一個歷史遺跡。但是,它的旅遊開發價值極大。

青海有著悠久的文化和歷史,也為文人墨客所吟詠。這片美麗的土地,在古老羌文化的基礎上,不斷吸收、融合了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的農耕文化,融入了青藏高原、河套地區的草原文化,還吸收了從絲綢之路傳來的西域文化,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澱。

在這種文化和歷史的渲染下,青海大地上處處留下了歲月的痕跡。古邊牆像一條蜿蜒起伏的巨龍,游弋在青海大地之上;遺留在大漠深處的古城堡,用一片片瓦礫訴說著草原帝國曾經的輝煌和強盛;青海古村落,它們是高原長河中閃爍的歷史碎片,是譜寫高原文明歷史的閃光點,在無數個歲月裡,古村落像一顆耀眼的啟明星,照亮了高原。

自本期開始,《第1閱讀》推出尋訪青海古邊牆、青海古城堡、青海古村落的系列報道,敬請關注。

兒時的村莊裡有一座山叫鳳凰山,老人們說山像一隻巨大的鳳凰,保護著村子,流傳著許多傳說。可是,我不管從什麼角度看也沒看出它像鳳凰,總覺得它是個大土堆(等長大後才知道,不僅僅我們村子裡有個山叫鳳凰山,青海的大多數地方,都會有一兩個叫鳳凰山的地方,看來是個托名罷了)。但是,鳳凰山上有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修建的土牆,還有一些高聳的烽火台。烽火台是用黃土夯成的四方形土堆,我們常常是費好大勁才能爬上去。站在上面,整個村子一覽無餘。

其實,在青海的東部農業區,東起民和、樂都,西至湟中,乃至化隆、貴德、門源等地,都殘留著一些長度不等、規格不一的古邊牆遺跡,好多人稱它們為邊牆,也有人叫「垣塞」或「長城」的。沒有想到,我們曾在古邊牆老人的肩膀上跳躍、玩耍、成長……
踏訪古邊牆遺跡

初春時節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,僵柳初蘇,凍楊返青。記者邀請我省地方史學者李逢春和楊文盛一同踏訪古邊牆。

李逢春說,青海的古邊牆主要分佈在西寧衛的西部,呈半月形環繞;西寧衛東部邊牆大致從今天的互助東和鄉的柏木峽起,經邊灘、林川、南門峽至橋頭鎮以西的娘娘山麓;從湟中縣雲固川的溝腦起,經過攔隆口、拉沙至西古峽口;再從湟水南岸的西石峽起,經過維新、大源、魯沙爾至上新莊;樂都、民和、貴德、化隆、門源等地也有較短的邊牆或邊壕。由於這些地方的南北兩翼有山脈做天然屏障,只需在主要山口通道駐兵分守就可以起到防禦的效果。

楊文盛說,明代北邊防務除了萬里長城與各軍事重鎮、要塞外,各地在衝要地區依據地勢修築邊牆,它的規模遠遠小於長城,往往綿延數百里,以便守禦。在《西寧衛志·兵防志》中對青海古邊牆有「在在創造,時時增修」的記載。這套防衛系統由邊牆、邊壕、塹牆以及因地而設的水關組成,並不是單一的邊牆。它根據山勢、地形和土質的不同,分別構築成不同形式。大體上在川道、谷口等地勢比較平緩且土質較好的地段,掘土夯築成牆,牆外掘土部分形成牆壕。這和掘土修建城堡,城外形成的城壕或護城河的情況相似。牆壕是邊牆的有機組成部分,可以增強防禦功效。有些地方雖已基本具備築牆條件,卻不築牆而改挖邊壕。

古邊牆旁的地名

在前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暗門灘村時,我們發現了一串串很有特色的地名。暗門灘、元樹爾、老營莊、毛家寨、賀家寨、上關、古城、南關、新城等一系列與古邊牆有密切關聯的村莊名。

據隨行的大通縣旅遊局包正禮介紹:暗門意為關卡,暗門灘村取名就是這個意思。西暗門位於暗門灘山與小石山相夾的地方。現在,西暗門已經拆了,寧大鐵路就從這裡穿過。古城、新城等地名都是古邊牆遺留的痕跡。原先根據邊牆,有許多的小城池,用來駐守兵力,古城和新城這樣的名稱很常見。毛家寨、賀家寨等寨子類的地方在邊牆附近也不少,根據字面意思理解,「寨」為用柵欄修築的防禦基地,是用來駐兵的地方,毛家寨和賀家寨顯然也是出於這樣一個目的,在古邊牆邊建立的。

在前往娘娘山的道路上,古邊牆一直蜿蜒向前。這些具有古邊牆遺跡的地名留了下來,讓我們見證了那一段歷史。走近古邊牆,有一種深深的震撼。當我們氣喘吁吁地爬上古邊牆時,驚歎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時代,青海先民怎樣完成了這一浩大的工程。楊文盛說,古邊牆初建時的規格一般為基寬一丈、頂寬五尺、高一丈五尺,加上垛牆五尺,通高二丈左右。娘娘山上的古邊牆,雖然高度照舊,但基寬卻增加五尺,這是考慮到這個地方的灰壤沙土黏結度稍差的緣故。

站在古邊牆上,遠處的大通縣城一派繁榮景象,充滿了生機。我想,這條巨龍看著它身邊辛勤勞作的村人,耳邊沒有了金戈鐵馬聲,一定很欣慰。
青海邊牆興建始末

好多人把青海各地分佈的古邊牆稱為明邊牆,這是由於古邊牆始建於明代的緣故,它基本上是青海農業區與牧業區之間的一條分界線。

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盧耀光認為,青海古邊牆興建的緣由與明朝廷擴建長城相同,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禦,只是在時間上稍晚一些,回顧一下這一時期青海的歷史就會一目瞭然。洪武初年,明軍進入青海,招降納叛,剿撫並舉,社會秩序迅速穩定。與此同時,明朝廷還分封了西寧16家土司,令他們安土司民。這些土官在招撫、平叛、從征、御擾等諸多方面發揮了特殊作用。正德四年,河套阿爾禿斯·亦不刺部攻破西寧諸番,西入青海湖地區。明軍雖然深入派遣了大量的兵力,但依然無功而返,成為威脅明統治的一大憂患。所以,對明朝廷來說,加強西寧衛的防禦措施就成了當務之急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,西寧兵備副使王繼芳,修築的位於今天大通東峽地區的古邊牆是西寧衛最早的邊牆。

歷史的車輪緩緩前行。雍正五年,清政府將青海蒙古族劃分為二十九旗,每年會盟一次,由青海辦事大臣監理主持。乾隆初年,又修築了哈拉庫圖等9座城堡,將駐軍設防地域擴大到日月山和拉脊山以南地區。至此,古邊牆的防衛作用已經日漸減弱。在《西寧府新志》中楊應琚有言:「今海宇晏清,羌戎歸化。邊牆之外,多有良田。百年之間,村落相連,牛羊遍野。故有者量加修葺,不可廢前人之功。無有者不必增加,以重勞民力。蓋邊防之道貴乎得人,其他皆末務也。」

可見,古邊牆在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雨後,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逐漸喪失了本來的功能,成為歷史陳跡。今天,在青海的地圖上,仍可見到邊牆、古邊、邊灘、南門等地名,在它們的附近總能找到昔日古邊牆的一些痕跡。

遺憾的是,在我們的踏訪過程中,發現古邊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