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仙美地 娛樂社區's Archiver

iatricwwe2395 發表於 2012-11-22 01:38

我國傳統民族服飾的美麗瞬間

日前,大型民族文獻畫冊《美麗的錦繡·壯族服飾》與讀者見面,盡現壯族服飾藝術的燦爛。這是一次歷時5年,跨越重重山水,對兩千年壯民族文脈的空前造訪;這是一次輾轉五省(區)500多個偏遠村寨,對壯族先民們創造的服飾文明的全景展示;這是攝影者用5000張專業膠片、10萬張數碼影像凝固的記憶。






我國傳統民族服飾的美麗瞬間

  留下民族服飾的“全家福”

  廣西龍脊壯族女子的服飾古樸典雅,雲南錦儂婦女的頭帕色彩絢麗,貴州剛邊壯族少女的服飾精緻細膩……翻閱《美麗的錦繡·壯族服飾》,800多幅圖片翔實記錄了中國數十個壯族支系的傳統服飾,以光影構築成壯民族服飾的“全家福”。


  為了採集這些山野間最璀璨的服飾和民俗光華,出版人、攝影家、美術史論家等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。

  資料記載,廣西、雲南、貴州、湖南、廣東五省(區)是壯族的主要聚居地。但是,卻沒有一份資料表明這些壯族支系具體分散居住在哪個縣、哪個鄉、哪個村寨……每到一地,考察者們只能一邊查資料,一邊找當地人諮詢,順藤摸瓜,追根溯源。



  公路里程地圖冊成了他們探訪路上最重要的依靠。可上面的數字只能標明里程的長短,卻無法標明路途的難度。一次,考察者們結束在廣西天峨縣燕來鄉的工作後已是下午5點,看地圖應該能在半小時內趕到十幾公里外的下老鄉。但路況的艱險出乎意料,他們直至深夜11點才到達。


  第二天一早便找人採訪、拍攝,上午10點動身前往樂業邏西,地圖上10公里的距離,因路難走又恰逢修路,直到下午兩點才在目的地吃上午飯……

  與田野調查過程中的艱難程度相比,考察者們更糾心的是這些服飾目前的窘境。廣西龍勝龍脊金竹寨、賀州南方壯族的婚禮服,這些燦爛的服飾,如今一家已經拿不出完整的一套了。而三江、融水等地的壯族婦女只能翻箱倒櫃,拿出前輩留下或她們自己繡的背帶、童帽、繡花鞋供他們拍攝……


  “搶救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的責任。”李元君說。

  民俗攝影家與出版家的邂逅


  作為《美麗的錦繡·壯族服飾》的主要攝影者,攝影家梁漢昌在十年前就開始踏上了記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“文化苦旅”。

  2002年8月,應廣西隆林縣委宣傳部之邀,他帶著攝影研究課題回到家鄉進行為期1個月的田野考察。在崇山峻嶺的大小村寨裏,他用鏡頭記錄下了當地保存完好的民族服飾和風土人情。自此,梁漢昌的心裏,再也揮不去對這片土地的深情惦念。

  2005年,他辭去記者的“鐵飯碗”,背起行囊,成了“為了民族的記憶”堅定的執行者。積攢的照片多了,梁漢昌漸漸有了出書讓更多人關注這些美麗的少數民族遺存的想法。

  經熟人牽線,他聯繫上了時任接力出版社社長的李元君。“雖然民族服飾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,但是我相信,人們對其或是一無所知,或是一知半解,或是只看到一些皮毛。我想我能做的工作,就是用傳統出版的方式還原其原始的面貌,呈現在讀者眼前。”李元君說。

  2007年1月,接力出版社出版了梁漢昌的《沒有圍牆的民族博物館廣西隆林》。

  6個月後,梁漢昌又開始千裏追尋壯族人民豐富燦爛的傳統服飾文化蹤跡。這一次,李元君不僅為新書的出版配備了專門的班子,還全力保障梁漢昌的後勤工作。“從來沒有哪家出版社能為作者的前期調研工作做如此周到的安排,我很感動。

  如果說做第一本書是出於李元君的職業敏感,那麼做第二本則完全出於她的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。”梁漢昌說。



  歷時五年,《美麗的錦繡·壯族服飾》出爐。李元君坦承,儘管做這一畫冊“費時費力費精神”,在其退休後,還要為這本書的出版“找錢”,但這是值得的。“對這麼美的服飾,我心裏放不下啊。”她告訴記者。

  留存美麗,任重道遠


  “說句心裏話,因為太多的困難,我也數不清有多少次下決心要打退堂鼓,卻又一次次地面對困難再次上路。對於我來說,時間概念已經不再那麼重要,因為廣西是我一生要努力去讀的一本寫滿民族文化DNA的書。”梁漢昌告訴記者。

  《美麗的錦繡·壯族服飾》的出版,無論對梁漢昌,還是李元君,都僅僅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,而並非畫上了句號。



  “一個出版人,在他接觸到自認為最有出版價值的東西,內心對它的惦念,是揮之不去的。一段時間內,這個東西總會縈繞著他、催促著他,讓他的判斷力最終發生作用。” 當若干年前,李元君偶然進入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殿堂時,心中便已然種下一個關於出版民族文化書系的夢想。

  如今,已近古稀的李元君有個計畫,就是要相繼出版《山寨裏的彩虹·瑤族服飾》、《飄逸的雲朵·羌族服飾》、《悠遠的黑白紅綠黃·彝族服飾》三部書,並於2015年前出版包括苗族、侗族等12個民族服飾在內的民族服飾圖書,使之成為一套“中國民族服飾文化書系”。


  “把撰文的作家、攝影家、設計師和編輯組合起來,完成這樣一個大的圖書系列專案不是容易的事,但的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。編輯這個服飾系列,不僅是為了保護和搶救民族服飾遺產,現在政府和許多文化人士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。我們還要將其傳播開來,讓這些美麗為現代文化發展所用。”李元君說。
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0.0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